杨颖风波新进展:公司注销,憔悴带娃看病,死对头都比她过得好
2023-11-25 04:10:04
你本是高山,却不应如此傲慢
贺岁档刚刚拉开帷幕,电影市场就迎来了一场气氛紧张的口水战。
现实题材影片《我本是高山》点映期间,网友形成两个态度鲜明的阵营。
一方坚定认为这是一部具有艺术高度和现实意义的佳作,另一方则痛斥创作团队魔改性别夹带私货,双方各执一词,争论不休。
一部电影,特别是以张桂梅这样感人事迹改编的现实影片,能够获得全网关注,本是好事一件,可是很遗憾,现实的结果是没有赢家。
先来看看电影上映的情况,目前猫眼预测票房是 1.1 亿左右,而且这一数字还会随着同档期一系列类型影片的上映再下调,最终成绩大概在 1 亿左右。
对于一部现实题材来说,已经算是达到及格线,但是以影片在营销阶段的声量,主流媒体的反响,如果不发生口碑大争议,起码应该到达 5 亿左右。
这场关于《我本是高山》的论战,双方没有赢家。
反对者让一部市场前景大热甚至有可能爆款的电影凉了下来。但是从场面上看,他们又显得非常狼狈,由始至终都处于劣势。
在争议刚刚提出的时候,编剧袁媛作为主创代表,在网上痛骂差评者,说他们的动机是 " 不想让更多女孩看到,所以滚成一团黑过来。"
还大骂对方是 " 平庸的沟壑,卑微的懦夫 ",还爆粗口自称 " 你 xx 我生来就是高山 "。
正是编剧的傲慢和不应存在的优越感激怒了反对者,矛盾进一步扩大。
随后," 六公主 " 连续两次发文,炮轰对方阵地,大意是一部分人从九月份就开始挑动对立,蒙蔽吃瓜群众曲解影片,这些评论者 " 要么是没看过影片,要么是带着叵测的居心看片 ",还提出很多差评账号来自海外。
义正言辞的反击发布之后,并没有起到平息争论的作用,双方继续争吵,导致了《我本是高山》的票房预期持续下滑。
回顾一下这场争论,显露了当下网络环境的一大特点,那就是双方都缺乏和解的诚意,自动屏蔽了善意的讨论,却抓住对方的语言漏洞进行反击和质问。
比如说支持者的两个万能句式∶看完电影再来评论。谁说男导演就拍不好女性题材。
反对方的两个观点∶就没见过酗酒的妈妈,为什么办学信念来自前夫。
这几个观点都是正确的,放在这场争论中,却没起到任何正面的效果,只是反复拉锯,双方都感到是对方在强词夺理。
这是一种掩耳盗铃式的争论,都缺乏和解的态度,试想,如果编剧没有愤然开骂,而是耐心解读一下,这么写不是替酗酒的爸爸辩护,而是为了戏剧需要,是为了表现张老师如何帮助三代女性,争议可能在那一天就会平息。
" 六公主 " 原本是仗义执言,却误伤了一部分真正看过电影而且是真心讨论电影的网友。
如果能以讨论为重点,而不是以 " 讨伐 " 为重点,相信以平台的影响力和过往的好人缘,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和解的纽带。
遗憾的是,这样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局面没有发生。
片方和影片的支持者选择站在高山上对沟壑进行声讨,却忘了《我本是高山》的本意绝非自命清高,高山本应有宽容的胸怀,而不是如此傲慢。
或许他们是不想让一部分试图挑起对立的人得逞,却没意识到这样的态度恰恰正中这些人的下怀。
其实海清后来在一场点映中解释得很清楚,讲了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位酗酒的妈妈,特别真诚,而且有理有据。
这个妈妈形象也是受害者,被张老师带到了学校工作。
看过电影也会知道,这一段很感人,或许有理解的偏差,但不是不能解释,也是很容易说清楚的,创作的初衷是好的。
确实,一部分恶评、差评扭曲了电影的本意,带动了一些没看过电影的观众情绪,曲解了一部本意非常美好的电影,但是看其根本,创作者和媒体、支持者的 " 口诛笔伐 " 也没起到正面的作用。
过往的经验证明,任何一部优秀的电影,都能够经得起观众都审视和讨论,希望《我本是高山》也是这样,早日走出争论的怪圈。
2023-11-25 04:10:04
2023-11-25 04:07:49
2023-11-25 04:05:34
2023-11-25 04:03:19
2023-11-25 04:01:02
2023-11-24 03:09:42
2023-11-24 03:07:28
2023-11-24 03:05:13
2023-11-24 03:02:58
2023-11-24 03:00:43
2023-11-24 02:58:29
2023-11-24 02:56:14
2023-11-24 02:53:59
2023-11-24 02:51:45
2023-11-24 02:49:30
2023-11-23 03:24:38
2023-11-23 03:22:23
2023-11-23 03:20:08
2023-11-23 03:17:54
2023-11-23 03:15: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