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岁演妈妈,被称“又土又丑”的王莎莎:为何是女艺人的榜样?
2023-11-23 03:08:55
魏宗万的“消失”,是娱乐圈的“悲哀”
“赚那么多钱干什么,我在人艺有编制,现在一个月4000块钱够用了。”
魏宗万在接受采访时很认真地说道,没有任何一点犹豫。
相比于如今受资本所“支配”的演艺圈,人艺仿佛就像置身于圈外的“桃花源”。
何冰曾说过:“无论那些大腕在外面有多重量级,回到人艺之后都得老老实实端着茶缸子去排练。”
魏宗万出身于上海人艺,除他之外,奚美娟、严翔、周野芒等知名老戏骨也都是上海人艺的台柱子。
他们不为金钱所动,相比于利益,他们更享受站在大舞台上表演艺术的过程。
1994年,由唐国强、鲍国安等人主演的《三国演义》在央视一台播出。
魏宗万在剧中饰演重量级角色“司马懿”,他的演技令当时很多观众产生错觉,仿佛他便是司马懿本人。
历史上那个深谋远虑、忠心耿耿且深藏功与名的司马懿,被魏宗万饰演得淋漓尽致。
他的一个眼神,就能将司马懿的为人及性格展现出来。
当时魏宗万和赵本山被称为“北赵南魏”,许多导演慕名而来,想要和他有合作的机会。
曾有人这样评价他:“别人都是努力去演好一个角色,而魏宗万老师就是角色本人。”
他是国家一级演员,更是在人艺工作59年的老戏骨。
这样一位资历深厚、演技在线的前辈,在近几年却逐渐“消失”在大众的视野中。
这是因为什么呢?
魏宗万的家庭几代和艺术没有搭边过,但他自幼却沉迷于戏剧。
他6岁开始看京剧,到9岁时已经能给家中长辈唱一曲完整的戏。
可他的艺术天赋并没有受到家人的支持,在那个年代,“戏子”并不是一个受人待见的职业。
因此,魏宗万在家中经常受到父母和兄长的冷嘲热讽。
他长大之后更是在父亲的斥责下,被迫放弃唱戏的爱好,成为了一名工人。
那几年,他感觉人生是没有颜色的。
直到1959年,上戏的招生海报让他的人生开始重新被填满色彩。
为了能考入上戏,他在工作之余开始努力学习文化知识。
他的努力并没有换来回报,魏宗万连续2年落榜。
直到第3年,他才如愿进入了心仪的大学。
他满心欢喜地向家人分享,但换来的只有父母的严厉斥责和被兄长赶出家门的下场。
好在魏宗万之前当工人的时候攒下了一笔钱,这才让他的梦想不被中断。
因为热爱艺术,他的演技在班上始终是数一数二的好。
有次他们班上要排练6部大戏,其中他“挑大梁”的就有3部。
魏宗万的演技在那届是公认的优秀,就连导师都对他赞不绝口。
但令他没想到的是,毕业之后的他会遭遇“滑铁卢”,迎来人生中最低谷的10年。
毕业后,魏宗万被分配到上海人艺。
上海人艺卧虎藏龙,汇集的是来自各方的优秀人才。
魏宗万本以为他的表演水平到人艺照样吃香,但他的事业却因为“长相”而受到影响。
他的长相并不算很出众,在剧院只能跑跑龙套,演一些被人挑剩下来的“丑角”。
尽管受不到重视,但他对此并不在意。
魏宗万的心中始终坚信着,只要是金子就一定会有发光的那一天。
成功的机会虽迟但到,他在人艺跑龙套苦熬10年之后,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机会。
1982年,他出演张艺谋导演的电影《一个和八个》。
这是他第一次拍电影,虽然在剧中的戏份并不是很多,但对他本人来讲却是一次难得的历练。
魏宗万在剧中饰演“逃兵”老万头,受到指导员王金的教育和感化之后,转性从善。
十年磨一剑,他的戏份虽然很少,但无论从哪个镜头看去,他的演技始终没有下线过。
张艺谋看到魏宗万的演技后,大为震惊。
“我实在看不出来,您这是第一次拍电影。”
相比于那些生来俊俏的人,魏宗万在外貌上确实不占优势。
但对于艺术的理解,他在跑龙套这十余年里已经有了很大的领悟。
大器晚成的魏宗万,终于在沉寂多年之后迎来了春天。
拍摄完电影《一个和八个》之后,魏宗万虽然没有爆红,但也能受到一些客串的邀请。
最令人印象深刻的,还是他在《湘西剿匪记》中所饰演的角色“魏彪”。
魏宗万演“反派”简直是如鱼得水,仿佛他就是与生俱来的“反派角色”。
魏彪的“邪”和“恶”,在魏宗万的诠释下,被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甚至在这部剧播出之后,魏宗万走在大街上都会被人指指点点。
但真正让他走上人生巅峰的,还是《三国演义》这部电视剧。
1991年,电视剧《三国演义》进入演员海选阶段。
很多人毛遂自荐,想要在这部剧中挑战自我。
可王扶林导演是一位极其严苛的人,对于每个角色,他都要经过慎重的考虑。
就如同“刘备”的扮演者孙彦军,进组时竞选的角色是曹操,但王扶林导演坚持让其饰演刘备,这才有了后面的经典角色。
在王扶林导演的眼里,演员第一要形似,再次是神似,这样才能让观众们感受到真实的视觉冲击感。
当时很多角色已经确定好人选,但“司马懿”这个角色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演。
张纪中当时任剧组的制片主任,他看着司马懿的画像,脑海中突然想到了魏宗万。
让魏宗万来饰演“司马懿”一角,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。
可当他找到魏宗万的时候,却被魏宗万拒之门外。
“我不会骑马,而且白脸人物形象太差,我不适合。”
张纪中直接拿出来司马懿的画像,然后说道:“骑马可以找替身,影视剧不用画白脸,不用担心脸谱化;你再看看画中的人,这个角色除了你,我找不到其他合适的演员。”
在张纪中的劝说下,魏宗万最终接下了这个剧本。
正因如此,他才为观众们呈现了一代“司马懿”。
魏宗万虽然刚开始是拒绝的,可当他接下这个剧本之后,便对这个角色产生了“责任”。
因为之前对于角色不太了解,他在进组后每天都会抱着《三国演义》这本书看,认真研究“司马懿”这一角色。
长达3个多月的时间,他基本上已经对角色有了一定的理解。
可到了开拍的时候,他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。
那时候魏宗万已经53岁,身体有时候会吃不消。
吃不新鲜的饭菜、饿着肚子拍戏已经是常态,最让他吃不消的当属拍马戏的时候。
当时张纪中已经为他找好替身,但魏宗万为达到最好的拍摄效果,坚持要自己来。
一个镜头下来,魏宗万的骨头都快要散架。
尽管如此,他除了嘴上抱怨之外仍继续坚持拍摄。
不得不说,魏宗万的演技确实是无可挑剔的。
这部剧播出之后,他所饰演的“司马懿”瞬间引起了观众们的热议。
仿佛魏宗万就是“司马懿”本人,他的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。
在剧中,他的每个眼神都充满着深意。
司马懿对很多人来讲是一名“阴险”的大将军,是诸葛亮的死对头,是彻彻底底的“反派人物”。
魏宗万对此却理解得更透彻,他认为司马懿虽是大众眼中的反派,但同样也是一位心系国家的忠臣。
他对于曹操忠心耿耿,用谋略和诸葛亮斗智斗勇。
如果说其他饰演过“司马懿”的演员,都是用专业的演技将这个角色演活,那魏宗万简直就是角色本人。
魏宗万通过《三国演义》这部剧获得了很高的名气,但他却并没有趁热打铁。
相比于“重量级”角色,魏宗万更倾向于适合他自己的角色,哪怕只是个小小的配角。
1992年,张建亚导演的新剧《三毛从军记》正在招募演员。
这部剧的编剧是魏宗万的忠实粉丝,便在剧本上添加了一个虚构的角色“老兵油子”,希望魏宗万能来饰演。
张建亚导演随即拿着剧本找到魏宗万,请他来出演该角色,但却被他拒之门外。
魏宗万认为,他并不适合这个角色,多次婉拒了张建亚导演。
张导情急之下,直接向魏宗万下跪。
“您要是不答应,我就不起来。”
魏宗万急忙将张建亚扶起来,说道:“怎么导演现在请演员,都要下跪的?”
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,他也只能答应张建亚的请求。
这部剧上映之后,魏宗万拿到了“第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”。
当他领完奖回到后台,张建亚导演打趣着说:“你得给我跪下,要不是当初我给你下跪,这个奖你还能拿到吗?”
没想到,魏宗万竟真的下跪还了回去。
正如他自己所说的:“这一跪很有必要,因为我不想亏欠别人什么。”
1995年,他在电影《巧奔妙逃》中饰演“弹棉花”的老幺。
在此之前,他演过的角色大多以反派为主,“老幺”也是他为数不多的正面角色。
剧中“弹棉花”的片段,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,直到现在仍未过时。
凭借着这几部影视剧,魏宗万在演艺圈已经有了绝对的名气和地位。
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演员,更是以身作则的前辈。
但正是这样一位演员,多年来却始终扮演着“绿叶”,默默的当一个配角。
魏宗万对于追名逐利并没有太大的追求,只要是他认为合适的角色,哪怕片酬再低,他也愿意去尝试下。
反之,只要他认为这个角色并不适合自己,就算给出天价片酬,他也不会去多看一眼。
不仅如此,他做演员多年始终坚持着一个原则那就是“一生不接代言和广告”。
曾有网友这样评论他:“就算不为自己赚钱,总要给儿女留一笔财富吧。”
毕竟现在的时代,明星代言的片酬相当高。
对于很多人来讲,演员就是一个赚钱的职业。
而像魏宗万这样的实力派,一场代言或广告的钱不在少数,但他却从未动过这样的心思。
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。
虽然凭借他在演艺圈的身份,想要接代言广告太过于简单,但他却始终没有妥协过。
魏宗万认为作为一个演员,应该坚守职责原则,将分内的事情做到最好乃至更佳,就是对这份职业最大的尊重。
可很多人留意到,魏宗万近几年已经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,难道是退休了吗?
对他这样热爱艺术的人来讲,答案是否定的。
魏宗万在近几年逐渐淡退演艺圈,并不是因为他已经退休,而是他认为演艺圈已很少再有他能饰演的角色。
在这个流量为主的时代,能以老戏骨为主的少之又少。
他虽然在演艺圈拥有着绝对的地位,但他同时也深知一件事情:
“在这个各行业迅速发展的时代,演艺圈很多也是只见新人笑,不闻旧人哭,哪里还有我的地方呢?”
再者,魏宗万是一个对剧本要求极为苛刻的演员,能找到合适的剧本也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。
他自知在影视剧这个人行业已经没有太大的空间,便将更多的心思放在老本行上。
魏宗万是话剧演员出身,比起影视剧,他认为在话剧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。
影视剧的框架很大,有时候会限制他的发挥,但话剧却是截然不同的。
当他站在舞台上表演话剧的过程中,他会感觉到整个人进入完全放松的状态,仿佛找到了归宿。
近几年在网络上有这样一个话剧:为什么魏宗万的表演能征服观众?
一位观众从魏宗万出演的话剧《想入非非》着手,说出了自己的看法。
1987年,魏宗万出演澳大利亚话剧《想入非非》,在剧中饰演老人蒙克。
进场的观众起初大都保持着质疑的态度,因为一个演员只身一人表演两个多小时话剧,他们是难以置信的。
可当表演结束后,全场的人都不由得为魏宗万鼓掌。
当话剧开场,随着一阵阵的闹钟声响起,观众们看见一个老人俯伏在铁皮小屋门口时,心中的怀疑逐渐烟消云散。
长达两个小时十分钟的戏,魏宗万一个人在舞台上享受着表演的过程。
他沉醉其中,仿佛找到了真正的自我。
这不仅是他身为话剧演员的职责,更是他的内心所向。
他喜欢话剧,在出演话剧的过程中,他不仅表演的功底日益加深,同时也深受国内外文学的滋养。
1990年,他在“魏宗万戏剧小品专场”晚会上,再一次用演技让观众刮目相看。
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时间,他一个人在舞台上沉醉的演出着,没有任何的伴奏、伴唱等。
这次表演之后,他的表演瞬间轰动了整个上海滩。
而他因此获得了第一届全国话剧优秀表演奖,和第一届上海戏剧小品大赛奖。
虽然在近几年,他逐渐淡退演艺圈,但他仍在话剧上坚持着艺术梦想。
无论在哪个领域、行业,只要能热爱这份事业,那便是最舒服的生活模式。
艺术,是他一生的追求和向往。
从幼年对于戏曲的渴望,到历经3次考入上戏,再到10年龙套后大器晚成。
无论是《三毛从军记》中的老兵油子,还是《三国演义》里的司马懿,每一个角色都是魏宗万用心去饰演的。
在他心中,每个角色都是被赋予着色彩和生命的。
可随着时代的发展,如今的演艺圈并不像以前那样的纯粹和简单。
流量和利益逐渐占据了市场,而像他这样的老戏骨逐渐被市场所“淘汰”。
魏宗万是一个纯粹的表演爱好者、艺术家,他和如今被资本所支配的演艺圈,注定是不相融的。
有次记者采访他为什么“一生不接代言和广告”时,他的回答十分坚定。
“我有编制,每个月4000块钱的工资已经够生活了,赚那么多钱干什么呢?”
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。
与其说是时代“抛弃”了他,不如说是他从始至终恪守着一名演员的本分。
如今的演艺圈,几乎失去了最初那种美好和纯真,只剩下利益。
反观魏宗万,不能创造商业价值,更没有利益一说。
除了演技之外他“一无所有”,注定被资本“抛弃”。
如今的演艺圈,不适合魏宗万。
因此,魏宗万的“消失”,是娱乐圈的“悲哀”。
标注:原创不易,抄袭、洗稿必将深究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果侵权请48小时与我联系删除。
2023-11-23 03:08:55
2023-11-23 03:06:40
2023-11-23 03:04:26
2023-11-22 04:32:32
2023-11-22 04:30:17
2023-11-22 04:28:02
2023-11-22 04:25:47
2023-11-22 04:23:32
2023-11-22 04:21:18
2023-11-22 04:19:03
2023-11-22 04:16:48
2023-11-22 04:14:33
2023-11-22 04:12:18
2023-11-22 01:50:25
2023-11-22 01:48:10
2023-11-22 01:45:55
2023-11-22 01:43:40
2023-11-22 01:41:25
2023-11-22 01:39:10
2023-11-22 01:36:55